經常聽說一個蛋糕有多少多少卡路里, 這個運動能消耗多少多少卡路里。 但是能正確理解“卡路里是什麼?”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卡路里是衡量我們體內能量的指標。
最均衡的狀態, 就是攝取了與消耗量相同的卡路里。 如果攝取的卡路里一直超過體內所能消耗的量, 體內脂肪就會堆積, 結果變得肥胖。
相反, 攝取少於消耗就會變纖瘦。
表示消耗和累積的能量的指標, 就是卡路里。
原本卡路里是熱量單位, 主要用來表示食品的能量。 而表示食品能量的時候,
比如, 一塊披薩有272卡路里, 一塊麵包有78卡路里, 一個蘋果有52卡路里的能量。
人們吃下的食品的能量, 被人體消化儲存, 視情況排出。 排出的能量大致有三種:10%被消化了, 20%為運動提供能量, 70%被內臟器官、體內組織所使用。
使用最多能量的體內活動叫做基礎代謝, 是不做其他特殊運動時消耗的能量。 那麼, 一天需要多少卡路里呢?
一般來說, 成年女性需要2000卡路里, 成年男性需要2500卡路里。 但是, 這是以平均的體重、運動量、肌肉量為標準算出來的, 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參加自行車比賽的運動員, 需要一天攝入9000卡路里。
與此相反, 新陳代謝逐漸衰退的老年人, 只需攝入較少卡路里就足夠了。
重要的是, 食物的卡路里是食物本身所包含的, 我們食用後並不能將卡路里全部吸收。 例如芹菜等植物纖維比較多的食物, 消化吸收時需要大量的能量,
但對於即使是和芹菜的卡路里等量的薯片, 也不能掉以輕心, 要注意的是, 與芹菜不同, 薯片會更容易讓人攝入更多的卡路里, 因而更容易造成肥胖。
另外, 食物裡所含的蛋白質、維他命等營養物質是有別於卡路里的。 如果只吃一些沒有營養, 卡路里又很高的食物的話, 就會變胖了。
最後, 最重要的事情是, 身體所需的卡路里是因人而異的。 根據消化酶的量、體內細菌的種類、腸的長度不同, 從食物中能吸收到的能量也不同, 人體所需的卡路里是因人而異的。 的確, 卡路里是容易理解而又方便的指標, 但是, 自己到底需要多少卡路里, 是根據個人的飲食生活、運動頻率、體內消化吸收能力等要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