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因素——有家族肥, 的確難瘦
“首先要考慮基因問題, 本身有遺傳背景、家族有肥胖基因的人, 較不容易瘦下來。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肥胖與糖尿病減重外科副主任駱衍新說, 如果父母看起來都比較胖, 或有一方有遺傳性的肥胖(例如爸爸、爺爺或直系親屬都天生比較胖), 那你很可能會有肥胖傾向, 不容易瘦下來。
攝入量大、消耗量少
按照能量守恆, 吃的東西多了, 消耗的東西少了, 多餘的能力就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那麼問題來了, 攝入量、消耗量應該如何來衡量?駱衍新說,
吸收好不好, 主要在小腸。 正常人的小腸長度為2米~3米, 然而, 有一些人的小腸可能僅有1米~2米, 有的可能長7米~8米, 醫學上還有小腸長達13米的記錄。
駱衍新表示, 小腸越長, 吸收的功能越好, 對食物中的營養利用率更高, 意味著有更多的熱量可能被身體利用起來, 儲存為脂肪。 此類人, 攝入量的控制要比正常人更嚴格, 日常也需要更多的消耗量才能瘦下來。
合成代謝快、分解代謝慢也不容易瘦
“新陳代謝快就容易瘦、新陳代謝慢就不容易瘦。 ”新陳代謝與胖瘦有關, 這個很多人都知道, 但這樣的結論並不科學。 駱衍新說, 新陳代謝主要有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 合成代謝快的體質, 意味著吃進去的食物更容易轉化為脂肪;分解代謝快,
內分泌是影響女性胖瘦的一個重要因素。 例如, 甲亢導致新陳代謝快,
健康減肥:肉菜為主, 少吃澱粉
人體主要攝入的營養有三大類:糖、脂肪、蛋白質。 三者中, 糖容易被吸收, 也容易被消耗, 過量糖分容易被轉化為脂肪;脂肪熱量高、容易被吸收, 但難以被消耗;蛋白質熱量不高, 代謝的時間比較穩定。
因此, 需要減肥的MM, 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儘量減少澱粉類食物的攝入, 以肉類、青菜為主要食物, 特別是偏重青菜、水果的攝入, 才能更好地消耗脂肪。 才能更好地消耗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