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 酒精會削弱人的防禦機制, 這對那些控制飲食的人來說, 無疑是個威脅。
營養專家建議:在你點葡萄酒、啤酒或雞尾酒之前進食。 為避免第二天吃得過多, 尤其是前一晚喝了大量的酒, 一定要喝盡可能多的水, 以補充身體大量消耗的水分。
狼吞虎嚥的進食
明明剛吃完午飯, 卻又感覺餓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營養專家提示:當你懷疑自己是不是吃得不夠多時, 不妨考慮一下是不是吃得太快。 食欲荷爾蒙需要足夠的時間來作出反應, 並且告訴大腦“我吃飽了”。 為避免飯後饑餓感突襲的狀況, 一定要記住這條忠告:放慢速度進食,
水的攝取量不足
脫水的症狀(嗜睡、能量不足), 與過度饑餓的症狀十分類似, 這會讓你認為自己需要補充食物, 來增加身體所需的能量。 當你口渴時, 口會變幹, 而這也是飲食時會出現的臨時反應。 營養專家建議:在吃飯之前, 最好喝一大杯水或喝一杯花草茶, 然後等待10分鐘, 讓身體的饑餓信號重新進行自我調節——這樣的做法可以為身體阻擋幾百卡的熱量。
如果你上次感到肚子非常餓, 是因為要對抗過敏反應、關節炎症、痤瘡或重感冒, 而服用了抗生素藥物時, 那麼你的饑餓感很可能就是因為服用這種藥物引起的。 有的藥物中含有少量的類固醇, 如強的松(類似可的松, 也是皮質類固醇的一種), 會大大激發人體的饑餓感。 所以, 如果你已經進食了正常的飯量, 那麼就一定要忽略藥物引發的、被誇大的饑餓感。
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嚼嚼口香糖、喝一杯熱咖啡或刷刷牙。
抵制不了食物的誘惑
很容易傾向於依賴身體的感覺進食, 而不是胃部的需求。 當聞到或看到食物時, 即便只是一張照片或一則電視廣告, 往往也會流口水, 因為食物的味覺或視覺呈現激發出了食欲。
一個直截了當的應對方法是:不去看, 不去想。 離開“誘惑點”所在的地方, 藏起糖果罐, 關掉電視……這樣, 你的食欲就會大大降低。
跟著大家一起吃
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研究發現, 女性會反射其他女性的飲食習慣。 當其中一個人過量進食時, 其他人也往往會進行效仿, 而忽略對食量的控制。 為避免這種“盲目模仿效應”, 可以在心裡快速評估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
最保險的方法是什麼呢?讓自己做一個周圍人所效仿的健康榜樣, 她們的腰圍一定會對你感激不盡。 如果說肥胖會傳染, 那健康的好習慣同樣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