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些毒物學家和化學家提出,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很多排毒產品,
其實根本沒什麼作用,
因為人體自身就有很好的自淨能力,
能有效地清除掉攝入體內的“垃圾”。
在國內,
排毒養顏的藥物近年來也大行其道,
在國家藥監局基礎資料庫中查詢發現,
稱有排毒功效的藥物基本都是中藥或中成藥。
不過,
也有中醫專家告誡,
即便是中藥排毒,
也並非百試百靈,
長期服用還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
對腸胃等功能有較大的損害。
◆ “毒素”累積體內影響身體機能
西醫認為“毒”是進入人體之後, 使機體產生化學變化並破壞機體組織的一種物質。 同時, 人體內脂肪、糖、蛋白質等物質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和腸道內食物殘渣的腐敗產物等也是有毒物質的主要來源之一。 中醫裡“毒”的概念更加廣泛, 體內代謝出來的產物都叫毒。
北京中醫藥大學從事人體體質研究的博士董靜解釋說,
我們看得見的影響, 有皮膚上的痤瘡等, 而更大的影響在於身體機能, 比如導致人的肝臟、腎臟, 還有腸道的病變, 像原本是人體內正常物質的甘油三酯、膽固醇堆積過多, 還會引起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
◆ 排毒未必能養顏
現在市場上比較流行的排毒藥物,
主要有排毒養顏膠囊、蘆薈膠囊等,
前者的主要成分是大黃、芒硝 等,
後者主要是蘆薈,
在中藥裡邊這些都是瀉藥,
能起到幫助通便的作用。
但是排毒藥物並不是人人都適合的,
而且對人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
像長有痤瘡的青年女 性、飽受便秘(通便不暢)之苦的老年人,
甚至不同地域、不同性別的人,
服用的排毒藥物都是不一樣的,
都應在醫生指導下區別對待。
都說洗腸能排毒養顏,
這是真的嗎?
而且,
即便是“排毒”了,
◆ 長期“排毒”損害腸胃功能
任何藥物,
長期服用都會有副作用,
尤其是以“瀉”為主的排毒藥物。
長期服用排毒類“瀉”藥,
會 讓腸道反射功能、敏感性降低,
腸蠕動的力量減弱,
消化功能受損,
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造成營養不良等後果。
據瞭解,
一些排毒藥物中的大黃成分如果長期服 用,
容易引起繼發性便秘,
也就是說,
可能形成依賴,
一旦停藥,
便秘又會出現了。
◆ 運動才是最好的排毒方式!
其實人們還有很多天然的“排毒”方式,
比如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
生活有規律,
不暴飲暴食,
適當 多吃一些含粗纖維的蔬菜,
還有水果等。
綠色蔬菜及水果多呈鹼性,
可中和飲食中糖、肉、蛋等攝入後產生的過多酸性物質,
又可將積聚在細胞中的毒素溶解。
更為 重要的是,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大小便排泄規律,使腸道功能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
還有適度的運動,比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登山、游泳等,對於胃腸蠕動功能都有一種加速作用,會使血液迴圈增快一些。同時運動往往要喝水,通過小便等,更有利於“毒素”排出體外。
還有適度的運動,比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登山、游泳等,對於胃腸蠕動功能都有一種加速作用,會使血液迴圈增快一些。同時運動往往要喝水,通過小便等,更有利於“毒素”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