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副食與零食的比例 4:5:(1—2)
主食是全天能量的主要來源, 主要指的是富含澱粉類的食物如米、面、雜糧和薯類, 副食是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非主要能量來源食物,
健康的零食既能夠滿足營養需求又能夠緩解暫時的饑餓感, 推薦水果、堅果和原味的乳製品。 比例上, 主食和副食缺一不可, 零食不能喧賓奪主。
有人提倡多食肉少吃糧, 這不符合養生之道。 有人要減肥, 只吃主食, 不吃副食, 結果卻適得其反, 多餘的澱粉在體內會分解成葡萄糖, 並轉化為脂肪儲藏起來。 有人覺得主食沒有營養, 不吃正餐, 飲食無常, 零食不斷, 這些都不符合飲食養生的要求。
以身高1.7米的男性為例, 全天飲食:1斤穀薯(生重), 1斤蔬菜, 3兩魚肉蛋, 4-5兩水果。
細糧與粗糧的比例 3:7—5:5
吃粗糧成了近年來的一種新時尚。 很多人喜歡吃粗糧, 認為它營養價值高、入口感覺好, 而且對牙齒、面部肌肉等都比較有益。 可是, 粗糧雖好, 也不宜多吃。 因為其中含有過多的食物纖維, 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 而對於有胃病的人群而言過量的膳食纖維也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
老人及兒童建議的粗細比例是3:7,
酸性與鹼性的比例 4:6
事實上, 食物的酸鹼性並不是由我們的味覺決定的, 而是與它的礦物質含量有關。 所以水果中通常吃起來酸酸的, 如檸檬、楊桃, 然而它卻是鹼性食物。 又如米飯, 面類並無顯著的味覺反應, 可是為酸性食物。
若以日常食物分類,
大部分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
如魚類、肉類、貝類。
此外,
大多數穀類、部分堅果類亦屬於酸性食物。
酸鹼性食物代表一瀏強酸食物代表:魚、肉、蛋、濃肉湯弱酸食物代表:穀類、巧克力、糖果冰淇淋
弱鹼食物代表:豆類、部分生堅果 如亞麻仁和杏仁
強鹼食物代表:蔬菜、水果
葷與素的比例 3:7
目前有研究表明, 之所以歐美地區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顯著的高於亞洲人, 除了與基因相關, 還和飲食結構有關。
過量的肉製品(紅肉)和乳製品會增加罹患荷爾蒙性癌症的風險, 主要是與動物性食品尤其是其脂肪中的激素干擾人體內分泌有關。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動物性食物為輔, 這樣的膳食結構更利於激素水準的穩定, 也更有助於長壽。
另外, 很多人反映冬天新鮮的蔬菜比較少, 其實不妨可以選擇一些乾菜和菌類, 乾菜的維生素少了但是膳食纖維沒有流失, 而菌藻類一年四季都有不僅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 又被稱為植物肉, 是替換大魚大肉的最佳選擇。
三餐熱量比例1:2:2或2:3:2
早餐時開啟一天新陳代謝大門的鑰匙,剛起床人的代謝也在蘇醒的狀態中,因此不要多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熱量也不易過大。
上班族和上學族的中餐應該是一天中熱量和營養均最為豐富的一餐,但也不要過飽,增加胃腸消化負擔,下午會因為血液全部都集中到胃腸,使大腦缺血缺氧而出現發困和乏力等問題。
想要瘦身的人群晚餐的熱量和結構可以與早餐差不多,但如果是需要加班和熬夜的上班族,為了避免夜間饑餓,晚餐的熱量可以與中餐相同。
當然任何養生和進補的方式都要因人而異,所謂食有穀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故冬季進補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養生方案。
三餐熱量比例1:2:2或2:3:2
早餐時開啟一天新陳代謝大門的鑰匙,剛起床人的代謝也在蘇醒的狀態中,因此不要多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熱量也不易過大。
上班族和上學族的中餐應該是一天中熱量和營養均最為豐富的一餐,但也不要過飽,增加胃腸消化負擔,下午會因為血液全部都集中到胃腸,使大腦缺血缺氧而出現發困和乏力等問題。
想要瘦身的人群晚餐的熱量和結構可以與早餐差不多,但如果是需要加班和熬夜的上班族,為了避免夜間饑餓,晚餐的熱量可以與中餐相同。
當然任何養生和進補的方式都要因人而異,所謂食有穀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故冬季進補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養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