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怕的是紫外線的輻射。 太陽光射線的輻射特徵, 根據波長的大小, 可以分為紫外線(波長200-400nm), 可見光(波長400—700nm), 紅外線(波長700~3000nm)。 紫外線再根據波長的不同,
隨著環境的污染和大氣臭氧層的破壞日趨加劇, 長時間太陽的輻射會對皮膚產生不利的影響, 如誘發皮膚的老化、皮炎, 甚至皮膚腫瘤的發生。
目前, 人們提到的防曬劑, 按機理大體可分為紫外線吸收劑和紫外線散射劑。 紫外線散射劑主要利用二氧化鈦、氧化鋅等無機物對紫外線的散射或反射作用, 來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侵害。 這些物質在皮膚表面形成阻擋層, 以防紫外線直接照射到皮膚上。 而紫外線吸收劑, 主要是利用它們的分子從紫外線中吸收光能, 將其轉化為熱能或無害的可見光把能量釋放出來,
防曬劑的選擇使用, 是防曬化妝品的核心所在。 這些年來, 有些防曬化妝品隨意添加防曬劑品種和用量, 造成防曬效果欠佳, 且對皮膚本身造成傷害。 如過多地使用無機防曬劑會堵塞毛孔, 容易造成皮膚病;而濫用紫外線吸收劑, 不分場合地提高所謂SPF值, 除本身的物理化學穩定性及光穩定性外, 還很容易造成皮膚過敏等症狀。 通過多年的防曬化妝品配方實踐, 強調基於抗敏的特性, 研究防曬劑的選擇以及防曬劑的用量對防曬效果的影響, 並提供了建議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