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剪又稱指甲刀、指甲鉗, 是美國人20世紀30年代發明的。 是一種個人護理用品, 主要用於修剪指甲及腳甲。 多數的指甲剪都是以金屬,
分類
按照使用者年齡不同分為:成人指甲剪和嬰兒專用指甲剪。
按照前段的形狀分為:平頭的指甲剪和斜面的指甲剪。
多功能型:融合手機支架, 指甲剪, 開瓶器功能。
指甲剪是由三塊金屬板組成的, 為了說明方便, 我們把有刀片的下面那個叫1號片, 上面那個叫2號片, 可以自由轉動的那個叫3號片。 (我臨時起的名字, 不用拘泥)
指甲剪有兩個杠杆, 拇指按下3號片的是一個省力杠杆, 以小軸為支點, 以拇指按下的地方為力點, 以3號片和2號片的接觸點為重力點。 這樣, 整個3號片的長度就是力臂, 而從小軸到2、3號片的接觸點的距離就是重力臂, 因為力臂遠遠大於重力臂, 所以是個省力杠杆。
另一個杠杆是2號片, 以1、2號片固定在一起的指甲剪尾端為支點, 以2、3號片的接觸點為力點, 以剪指甲的刀片為重力點。 這樣, 整個2號片的長度就是重力臂, 2、3號片的接觸點到尾端的距離為力臂, 因為重力臂比力臂略長, 所以是個費力杠杆。
綜合來看, 3號片的力臂比重力臂長好幾倍, 而2號片的力臂只比重力臂略短一點, 所以總體來看, 指甲剪能省很多力。 為了便於理解, 你可以找個指甲剪, 把3號片卸下來, 用手指直接捏著1、2號片去剪指甲,成年人
在剪指甲時不管是用平頭指甲剪, 還是斜面指甲剪, 都不可剪的太深, 如經常把指甲剪的較深, 那麼甲床會變得越來越短, 這樣會影響指甲的美觀, 尤其是女性。 在修方形指甲時指甲前端的兩個角不要剪去
嬰兒
給新生兒用的指甲剪應是鈍頭的前部呈弧形的小剪刀或指甲剪。
剪指甲時一定要抓住新生兒的小手, 避免孩子因晃動手指而被剪刀弄傷。 幫新生兒剪指甲時, 讓新生兒背對著你坐在你大腿上。
母親將一手的指拇和示指牢固地握住新生兒的手指, 另一手持剪刀從甲緣的一端沿著指甲的自然彎曲輕輕地轉動剪刀, 將指甲剪下, 切不可使剪刀緊貼到指甲尖處, 以妨剪到指甲下的嫩肉, 而剪傷新生兒的手指。
新生兒喜歡用手抓臉部或身上其他部位, 剪好後檢查一下指甲緣處有無方角或尖刺, 若有應修剪成圓弧形。選擇修剪指甲的時間最好在新生兒不亂動的時候剪, 可選擇在餵奶過程中或是等孩子熟睡時。
由於新生兒的指甲很小,很難剪,所以儘量使用專為新生兒設計的指甲剪,注意不要剪得太深或太多,以免剪傷皮膚;此外,不要剪得過短,以免損傷甲床。
如果指甲下方有污垢,不可用銼刀尖或其他銳利的東西清洗,應在剪完指甲後用水洗乾淨,以防被感染。
如果不慎誤傷了小兒手指,應儘快用殺毒紗布或棉球壓迫傷口,直到流血停止為止,再塗抹一些碘酒消毒或消炎軟膏。
不愛剪指甲的寶寶可在他熟睡時或喝牛奶時剪。
最好一周內剪2~3次指甲。
也應為寶寶剪腳指甲。
不要在寶寶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給他剪指甲。
可選擇在餵奶過程中或是等孩子熟睡時。
由於新生兒的指甲很小,很難剪,所以儘量使用專為新生兒設計的指甲剪,注意不要剪得太深或太多,以免剪傷皮膚;此外,不要剪得過短,以免損傷甲床。
如果指甲下方有污垢,不可用銼刀尖或其他銳利的東西清洗,應在剪完指甲後用水洗乾淨,以防被感染。
如果不慎誤傷了小兒手指,應儘快用殺毒紗布或棉球壓迫傷口,直到流血停止為止,再塗抹一些碘酒消毒或消炎軟膏。
不愛剪指甲的寶寶可在他熟睡時或喝牛奶時剪。
最好一周內剪2~3次指甲。
也應為寶寶剪腳指甲。
不要在寶寶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給他剪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