鐳射手術指用二氧化碳發光管射出高功率光線作用於病理組織,
能使炎症吸收破壞腫瘤,
低功率可以祛斑美化皮膚。
有准分子鐳射角膜表面切削術、准分子鐳射原位角膜磨鑲術、准分子鐳射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鑲術。
人們一般說的“准分子鐳射手術”,
其全稱應該是“准分子鐳射屈光性角膜手術”,
主要包括三種術式:
准分子鐳射角膜表面切削術(簡稱PRK),
是最早用於臨床的方法。
目前認為PRK矯正中低度近視、遠視及散光安全有效,
但因其術後疼痛、屈光回退等併發症,
現較少使用。
任何手術都有風險,
近視眼鐳射手術也不能完全避免併發症。
最常見的併發症就是過度矯正或矯正不足,
這些要經過一定時間觀察,
酌情二次手術;部分人可出現眩光,
即夜間將一個光點看成光團、光暈,
這可因術後角膜組織間輕微水腫反應或夜間瞳孔較大、其邊緣與手術緣靠近有關,
隨手術後時間推移而逐漸減輕;圓錐角膜在有這種潛質或者手術後角膜過薄的人身上出現;因為注視目標不良,
可能出現偏心切削,
或因角膜表面水氣漩的作用出現中心島;PRK和LASEK手術後可能有角膜的混濁(Haze)以及長期點用對抗Haze的藥物帶來的激素性高眼壓。
LASIK則有與角膜瓣相關的併發症,
如瓣下異物、角膜瓣移位、溶解,
散光有所增加,
自覺眼睛乾燥等。
最嚴重的是手術眼角膜傷口的感染,
雖然極少發生,
卻是可以致盲的直接原因,
所以嚴格的手術消毒制度和患者良好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
手術後也應定期檢查眼睛,
特別注意眼底黃斑區和周邊視網膜的變化,
做到未雨綢繆。
可能肇因有數個,
其一醫生手術切割角膜瓣太薄,
另有可能為患者自身不自覺揉搓眼皮造成,
三為不正常癒合,
四為醫生本身蓋回上蓋時動作不正確,
無論成因為何,
均要立刻掀開角膜瓣重新潤滑整理平整蓋回,
症狀為病人感覺視力突然惡化,
需請醫生立刻找出原因,
若等到角膜瓣癒合後,
即形成永久性皺紋。
中心小島
手術後一個月,
角膜可能會有中心陡化的趨勢形成中心小島(central steepening),
角膜中心1.5mm的區域內,
有1.5D以上的陡化現象,
即定義為central islands。
症狀包括鬼影或單眼雙影。
醫生可能會在三個月後,
再使用鐳射來治療這些區域。
常見問題
LASIK最常見的問題,
就是不規則散光及相關的最佳視力損失。
原因包括,
不規則角膜瓣、角膜瓣不吻合、上皮內生、及鐳射切割偏位元不規則,
這些都會引起不規則散光。
手術後兩三天內一般會有不規則散光,
若視力開完一陣正常但一周後開始看不清楚,
且有加劇趨勢,
可能為不正常之癒合造成,
此可能為中心小島(central island)現象或Wrinkle或因早期機器無自動對準功能術中眼睛轉動也會造成鐳射打歪造成不規則散光,
另一個引起不規則散光的因素,
是角膜瓣下分介面的輕微不吻合。
在眼睛屈光狀況未完全穩定前,
矯正效果衰退、矯正過度、不足及規則散光,
都可以暫時用普通眼鏡解決。
大部分醫生會等到三個月後,
才再治療這些情形。
若角膜夠厚,則可於三個月內再次以先進機器,依角膜地形圖手術;常人癒合過程皆有疤痕,所以醫生所給的FML,類固醇藥水,就在減輕不正常之快速癒合。
若角膜夠厚,則可於三個月內再次以先進機器,依角膜地形圖手術;常人癒合過程皆有疤痕,所以醫生所給的FML,類固醇藥水,就在減輕不正常之快速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