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肥胖生物鐘
我們知道, 人體的大腦中有中樞生物鐘。 心、肝、腎等各個臟器中有外周生物鐘。 它們像指揮官一樣, 負責調控相應的蛋白質,
1、晚上10點到淩晨2點吃東西最易發胖
2005年, 日本大學藥學部講師榛葉繁紀先生發現, 引起肥胖的是一種被稱為BMAL1的蛋白質。 這種蛋白質有吸收脂肪的功能。 BMAL1的分泌量隨時間而改變, 在下午2-3點之間為最低值。 所以, 這時候吃東西不容易發胖。 BMAL1的分泌量在晚上10點到淩晨2點達到最高值。 在這個時間段吃東西很容易發胖。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 晚上的這個時間是脂肪貯存的“魔鬼時間”。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2/14/214103F3B0.jpeg)
2、不吃早餐生物鐘無法正常工作
另外, 外周生物鐘必須在蛋白質充足的環境下才能正常工作。 不吃早飯或者是早飯時蛋白質類食物吃得太少的話, 外周生物鐘就像沒上發條的鐘一樣, 內臟機能會一直處於低下狀態。 這會使大腦誤以為身體還處在饑餓狀態中。 吃午飯時, 大腦就指示身體“啟動貯存脂肪機制”。 這一來, 脂肪不被消耗反而被貯存起來。 身體內的脂肪越來越多, 自然就變成胖子了。
肥胖生物鐘的特點為我們揭示了減肥 秘訣。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7/39/7392937C40.jpeg)
有趣的營養診所
日本女子營養大學開辦了一個有趣的營養診所。 在那兒, 對於肥胖和有高血脂等代謝綜合征的人, 醫生們不給病人開藥。 他們的做法是, 運用最新的科學方法——時間營養學,
48歲的佐藤女士就是時間營養學的受益者。 她前些日子做健康檢查時, 發現血脂升高到了正常值的1.5倍。 經體檢中心的醫生介紹, 她來到營養診所就診。 這裡的醫生既沒讓她打針, 也沒讓她吃藥, 只是調整了她吃飯的時間和食物的內容。 半年後居然瘦下來了, 血脂回歸了正常。
這是為什麼呢?事情還得從一年前她發覺自己體重增加, 開始減肥 說起。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F/0A/F0A98788FD.jpeg)
那時, 她嚴格限制飲食, 減少熱量攝入。 每天早上, 佐藤只吃優酪乳和香蕉。 中午帶盒飯, 大多吃一些蔬菜沙拉、海苔和豆腐等低熱量的食物。 晚上下班後, 她會回家做飯。 吃晚飯一般要到9點以後。 忙碌了一天, 早已饑腸轆轆的她, 終於可以優哉遊哉地吃頓飯了。 晚飯吃的是她喜歡的牛排、漢堡等高熱量的食物。
一天攝入的總熱量比以前大大減少, 她想該會變得苗條了吧。 誰知這樣的生活持續一年後, 不僅體重沒有減輕, 還在體檢時發現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都比正常值高了很多。 體檢中心的醫生說,您可得好好控制血脂了。血液中增多的膽固醇等物質在血管壁附著,慢慢地就會造成血管堵塞這樣會有引起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危險。
為什麼她如此認真地節食,卻落得這樣的結果呢?原來,這和她的飲食時間有關。生物鐘的一大秘密正在於此。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2/1D/21DA768C9A.jpeg)
生物鐘減肥 法
下面,我們來看看佐藤女士減肥失敗,血脂升高的原因。醫生認為她有兩個問題。一是早飯時蛋白質類食物吃得太少。二是吃晚飯的時間太晚,而且吃的是高熱量食物。佐藤一直沒注意到自己在飲食時間上的這一問題,所以讓這種錯誤的飲食習慣持續了一年。
那麼,營養診所的醫生是如何為佐藤女士治療的呢?根據肥胖生物鐘的特點,醫生給她開了下面兩個“處方”。第一,早餐吃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第二,晚餐吃得清淡些,並且避開容易貯存脂肪的“魔鬼時間”。
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佐藤早飯時增加了牛奶、雞蛋等食物。以前晚飯吃的牛排、漢堡等食物改在午飯時吃。午飯時帶的盒飯(蔬菜沙拉、海苔、豆腐等低熱量的食物)改為晚飯時吃。並且,在晚上7點前吃晚飯。這樣的生活堅持了半年後,她收穫巨大。體重減少了5公斤。血脂也降到了正常範圍。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9/DE/9DE47423FF.jpeg)
佐藤女士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根據肥胖生物鐘的特點吃飯,有助於減肥 降脂,保持美麗健康。
相關連結:
研究發現,不吃早飯,男性和女性分別會多儲存100千卡和80千卡的熱量。晚飯時間過晚,男性和女性分別會多儲存50千卡和40千卡的熱量。兩種情況都會造成身體內脂肪的額外堆積。
根據生物鐘特點選擇的正確吃飯時間是:起床後兩小時以內吃蛋白質豐富的早餐,起床後10-12小時之間吃清淡的晚餐。
本文精要:
1、一日三餐要根據生物鐘的特點來安排。
2、下午2~3點,吃東西不易發胖。
3、晚上10點到淩晨2點,脂肪最容易貯存。
4、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
體檢中心的醫生說,您可得好好控制血脂了。血液中增多的膽固醇等物質在血管壁附著,慢慢地就會造成血管堵塞這樣會有引起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危險。為什麼她如此認真地節食,卻落得這樣的結果呢?原來,這和她的飲食時間有關。生物鐘的一大秘密正在於此。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2/1D/21DA768C9A.jpeg)
生物鐘減肥 法
下面,我們來看看佐藤女士減肥失敗,血脂升高的原因。醫生認為她有兩個問題。一是早飯時蛋白質類食物吃得太少。二是吃晚飯的時間太晚,而且吃的是高熱量食物。佐藤一直沒注意到自己在飲食時間上的這一問題,所以讓這種錯誤的飲食習慣持續了一年。
那麼,營養診所的醫生是如何為佐藤女士治療的呢?根據肥胖生物鐘的特點,醫生給她開了下面兩個“處方”。第一,早餐吃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第二,晚餐吃得清淡些,並且避開容易貯存脂肪的“魔鬼時間”。
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佐藤早飯時增加了牛奶、雞蛋等食物。以前晚飯吃的牛排、漢堡等食物改在午飯時吃。午飯時帶的盒飯(蔬菜沙拉、海苔、豆腐等低熱量的食物)改為晚飯時吃。並且,在晚上7點前吃晚飯。這樣的生活堅持了半年後,她收穫巨大。體重減少了5公斤。血脂也降到了正常範圍。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9/DE/9DE47423FF.jpeg)
佐藤女士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根據肥胖生物鐘的特點吃飯,有助於減肥 降脂,保持美麗健康。
相關連結:
研究發現,不吃早飯,男性和女性分別會多儲存100千卡和80千卡的熱量。晚飯時間過晚,男性和女性分別會多儲存50千卡和40千卡的熱量。兩種情況都會造成身體內脂肪的額外堆積。
根據生物鐘特點選擇的正確吃飯時間是:起床後兩小時以內吃蛋白質豐富的早餐,起床後10-12小時之間吃清淡的晚餐。
本文精要:
1、一日三餐要根據生物鐘的特點來安排。
2、下午2~3點,吃東西不易發胖。
3、晚上10點到淩晨2點,脂肪最容易貯存。
4、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