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後到正午時分, 身體處於交感神經活躍的狀態, 活動時感到精神百倍、活力充沛。 傍晚到晚上就寢前這段時間, 副交感神經轉為優勢, 身體進入休息模式。 此時血流恢復正常運作, 心情上放鬆不少, 按照這個節奏, 此時應該感覺身體變輕才是。 原因出在許多人即使到了傍晚還是埋頭工作, 不斷鞭策原本該停止活動轉而休息的身體, 過分活動違背了自然規律, 讓身體的負荷變得相當沉重。 也就是說, 無視身體生理機能的運作, 到了傍晚還是繼續工作, 於是發生了一到傍晚身體突然間變得很沉重的現象。
應對策略1:減少加班
依身體運作的節奏來看, 傍晚過後繼續忙於工作, 實在是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
原本過了傍晚, 副交感神經會處於優勢, 可以紓解一整天的疲勞。 此時持續工作, 不僅無法消除整天累積下來的倦怠感, 且累積疲勞速率更甚于白天,
傍晚過後工作效率衰退, 這段時間繼續工作其實有損健康。 長時間工作會讓身體機能惡化, 無論如何, 建議你這段時間務必停止工作, 確保身體獲得充分休息。
書店內有很多“上班時間內做完事情的工作術”這樣有趣的職場書籍, 從自律神經或免疫學的立場來說, 我非常贊同這一主張, 請從不疲勞、不生病的角度開始實踐吧!
就算加班, 最長只做2小時, 應該在晚上7點前將工作告一段落。 如果你所在的單位屬於“長時間勞動美學”族, 對於完成工作傍晚準時回家的同事還要問候說:“你這麼閑?”這個工作乾脆不要做了。 傍晚之後應盡可能暫停工作, 如此一來, 這個工作才能做得長久。
應對策略2:白天小憩30分鐘, 晚上提早30分鐘回家
前面說到請讀者要在固定時間放下工作休息, 應該有許多人做不到吧?現代人多半睡眠不足, 睡覺時間只有4~5個小時, 導致許多人整日精神不濟。 無法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工作, 導致睡眠不足的生活竟然成為常態, 這樣工作的人到了四五十歲可能就會大病一場。 對於睡眠不足又非常忙碌的人, 我不會要求你一定要按時回家。 當務之急, 是努力讓每天的睡眠時間可以多出1小時。
所謂增加1小時的睡眠時間, 並非提早1小時回家, 而是建議你白天增加30分鐘小睡, 同時提早30分鐘回家早點就寢, 以30分鐘為單位來調整時間是完全可行的。 就算是以30分鐘為一個單位來調整作息,
應對策略3:變成懂得白天打盹的專家吧
晚上無法獲得充足睡眠的人, 只要30分鐘左右的小睡就可以消除疲勞, 這可是調整身體狀況必要的方法。 午餐後小憩效果最好, 就算是交感神經佔優勢的白天, 吃飯後也會暫時轉為副交感神經活躍, 此時很容易入睡。
至於打盹時機, 公車和地鐵上都很適合, 城市裡也有許多適合打個小盹的場所, 請多加利用。 必須熬夜工作的人, 只要能夠抓住短暫的時間打個盹, 疲勞程度就會減輕不少。 對於無法獲得充足睡眠的人來說, 就算只有15或30分鐘, 也要打個盹, 這樣就會很快成為“白天打盹的專家”, 多多少少都能保護身體健康。
白天好好睡個30分鐘午覺, 並提早30分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