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心理學方法一、晚餐留到早餐吃:
這一招是我自己嘗試過, 而且非常有效的“騙自己”的方法。 要知道, 晚上的“心理”和早晨的“心理”是截然不同的,
減肥心理學方法二、喝很多很多的水:
如果你不想“不吃晚餐”, 還有其它方法。 譬如超商都有在賣那些吃了可以覺得很飽的減肥餐, 其實, 根據Web skincare MD skincare 那篇研究, 真正可以“騙自己”的減肥餐就是“水”!水沒有味道, 不會引發食欲, 反而還給自己肚子長期保持一種“飽足感”。 專家指出, 人的身體常常將“口渴”也誤納入“肚餓”感覺的一部份, 因此建議, 特別是在三餐之前, 一定要先喝足了大量的白開水, 就會發現那種"饑餓感"少掉一大半!神奇吧!另外, 大部份的上班族, 水喝得不夠多, 我自己也看到以前有些同事根本是不戴水壺來上班、桌上除了茶杯什麼也沒有, 每天就一杯熱茶來撐一整天。
減肥心理學方法三、節食的時候, 固定做"同一件事情":
當你在節食的時候, 很痛苦, 那要記得, 這時候一定不能做平常的事情。 譬如上班族這個中午要只吃水果大餐,
減肥心理學方法四、相信自己已經減肥成功了:
Benson指出, 《Secret秘密》一書中文版第72頁曾提過, 減重前必須先瞭解幾件事。 書上說, 首先, 必須將"減重的想法"從心中排除。 書說, 因為, 它, 竟然正是節食失敗的原因!書上指出, 當你體重超過, 是因為你的"思想"所造成, 你因為沒有"瘦的想法", 而是"肥胖的想法", 遂就引來了更嚴重的肥胖。
減肥心理學方法五、依然天天吃最愛的食物, 但只吃一小塊:
體重超標的人,應該也是因為愛吃零食、熱量高的食物,才會到如此這般田地是吧!所以,通常減重,大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吃這些食物",但,這也讓自己的情緒下落了,一開始痛苦不堪,反而無法減重。因此,WebMD文章務實的介紹了一招"騙自己法",就是"依然讓自己吃最愛吃的東西",而且還可以天天吃。不過,每次吃都只吃"一點點"。更高的欺騙自己的方法是不要一次買整包,一次只買一小包,每次要吃都得再走到商店去買。
減肥心理學方法六、"極少量、極多餐"減肥良方:
騙自己的方法還有一招,就是將"三餐"變成"六餐",但每一餐只吃"非常少";甚至變成"九餐",每一餐吃得"超級超級微少"。文章引用學術研究,每天吃4~5餐的人,比較能夠控制他們的食欲,這可能和他們認為不必等太久就可以再吃有關。不過,雖然少量多餐,但最後一餐一定得是"晚餐",過了晚上七點後就嚴守"不吃東西"的原則,這一招才會有效。
減肥心理學方法七、將減肥這件事和心上人連在一起:
Ben Lin林久富也指出,他認為可以和喜歡的人"打賭",因為喜歡對方,所以願意為對方改變"體重"!這個方法我覺得很有趣,等於是將減重這件事告訴喜歡的人,就算沒有真的"賭",也一定不會想讓對方失望,而且一邊痛苦的減肥,一邊卻一直想"為了她、為了她",效果就出來了。就算沒有"她",在房間裡貼一張巨幅美女海報,一邊減肥一邊想"為了她、為了她",在饑餓中沉沉入睡,這招聽起來會很有效!
減肥心理學方法八、理性分析法:
Ben Lin林久富也認為,"動力"是很重要的,要先找出自己為何要減重?不能是感覺,而是要很明確的"目的",最好能符合"S.M.A.R.T"的原則:S. (Specific):具體的,M.(Measurable):可測量的,A.(Agreed upon):可認同的,R.(Realistic):實際的,T.(Timely):時間明確的。譬如:減10公斤可以穿好看的衣服(具體的),因為減 10公斤Size可以小一號(可測量的),因為減10公斤會比較健康與好看(可認同的),因為減10公斤是可達成的數字(實際的),要減10公斤在六個月內(時間明確的),找出自己真正要減重的目的,並把它植入自己的潛意識!列出目標,按表操課,最後便是堅定的信心!
減肥心理學方法九、理性處罰法:
Kevin Sun的想法更直接一點,他說,"要減肥成功,不是給獎勵而是要處罰!"胡蘿蔔跟棍子哪個有效呢?他引述了"商業週刊-要減肥賞不如罰"一文,有學者對兩千多名參與者研究,將減肥參與者分成三組,第一組"無獎勵組"沒有任何獎勵,第二組"獎勵組"若減重則每季有固定獎金,第三組"懲罰組"要"繳月費"作為懲罰,體重減輕之後才可獲得退款,一年過後,"懲罰組"平均減重3.6磅,"獎勵組"平均減重1.4磅,而"懲罰組"的人平均比"無獎勵組"多減重1.9 磅。
減肥心理學方法十、嚴防"稿賞自己"後座力:
Benson Chen提到一個有趣做法,這是在這個月初的《時代雜誌》提到為何運動的人卻無法瘦,原來,是因為人的心理,在運動後、或累了一天后,總有"稿賞"自己的心態,這時候就會大吃大喝,反而變胖,尤其是在運動後大吃一頓,如Benson描述:肥死你!你剛做的運動都是白做的!還不如待在家坐在沙發看康熙來了,狂笑用到的肌肉搞不好都來得有用。"手上只能有remote control,不能有食物。"(圖片來源:CFP)
體重超標的人,應該也是因為愛吃零食、熱量高的食物,才會到如此這般田地是吧!所以,通常減重,大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吃這些食物",但,這也讓自己的情緒下落了,一開始痛苦不堪,反而無法減重。因此,WebMD文章務實的介紹了一招"騙自己法",就是"依然讓自己吃最愛吃的東西",而且還可以天天吃。不過,每次吃都只吃"一點點"。更高的欺騙自己的方法是不要一次買整包,一次只買一小包,每次要吃都得再走到商店去買。
減肥心理學方法六、"極少量、極多餐"減肥良方:
騙自己的方法還有一招,就是將"三餐"變成"六餐",但每一餐只吃"非常少";甚至變成"九餐",每一餐吃得"超級超級微少"。文章引用學術研究,每天吃4~5餐的人,比較能夠控制他們的食欲,這可能和他們認為不必等太久就可以再吃有關。不過,雖然少量多餐,但最後一餐一定得是"晚餐",過了晚上七點後就嚴守"不吃東西"的原則,這一招才會有效。
減肥心理學方法七、將減肥這件事和心上人連在一起:
Ben Lin林久富也指出,他認為可以和喜歡的人"打賭",因為喜歡對方,所以願意為對方改變"體重"!這個方法我覺得很有趣,等於是將減重這件事告訴喜歡的人,就算沒有真的"賭",也一定不會想讓對方失望,而且一邊痛苦的減肥,一邊卻一直想"為了她、為了她",效果就出來了。就算沒有"她",在房間裡貼一張巨幅美女海報,一邊減肥一邊想"為了她、為了她",在饑餓中沉沉入睡,這招聽起來會很有效!
減肥心理學方法八、理性分析法:
Ben Lin林久富也認為,"動力"是很重要的,要先找出自己為何要減重?不能是感覺,而是要很明確的"目的",最好能符合"S.M.A.R.T"的原則:S. (Specific):具體的,M.(Measurable):可測量的,A.(Agreed upon):可認同的,R.(Realistic):實際的,T.(Timely):時間明確的。譬如:減10公斤可以穿好看的衣服(具體的),因為減 10公斤Size可以小一號(可測量的),因為減10公斤會比較健康與好看(可認同的),因為減10公斤是可達成的數字(實際的),要減10公斤在六個月內(時間明確的),找出自己真正要減重的目的,並把它植入自己的潛意識!列出目標,按表操課,最後便是堅定的信心!
減肥心理學方法九、理性處罰法:
Kevin Sun的想法更直接一點,他說,"要減肥成功,不是給獎勵而是要處罰!"胡蘿蔔跟棍子哪個有效呢?他引述了"商業週刊-要減肥賞不如罰"一文,有學者對兩千多名參與者研究,將減肥參與者分成三組,第一組"無獎勵組"沒有任何獎勵,第二組"獎勵組"若減重則每季有固定獎金,第三組"懲罰組"要"繳月費"作為懲罰,體重減輕之後才可獲得退款,一年過後,"懲罰組"平均減重3.6磅,"獎勵組"平均減重1.4磅,而"懲罰組"的人平均比"無獎勵組"多減重1.9 磅。
減肥心理學方法十、嚴防"稿賞自己"後座力:
Benson Chen提到一個有趣做法,這是在這個月初的《時代雜誌》提到為何運動的人卻無法瘦,原來,是因為人的心理,在運動後、或累了一天后,總有"稿賞"自己的心態,這時候就會大吃大喝,反而變胖,尤其是在運動後大吃一頓,如Benson描述:肥死你!你剛做的運動都是白做的!還不如待在家坐在沙發看康熙來了,狂笑用到的肌肉搞不好都來得有用。"手上只能有remote control,不能有食物。"(圖片來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