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動作和特點有哪些呢, 今天就簡單介紹一下。 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 就是節奏明快, 舞步輕捷, 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以能歌善舞著稱。 蒙古族人善於用舞蹈淋漓盡致地表現牧人的生活, 表達牧人的美好情感, 有了高興事就要跳舞。 說蒙古族是以歌舞為伴的民族一點都不為過。
怎樣跳好蒙古舞呢?首先是通過肢體訓練達到肢體的解放, 肢體的解放是把握蒙族舞氣質的基石;其二是把握民族氣質;其三是在把握氣質的前提下恰到好處的處理動作節奏。
肢體訓練, 目的就是要使訓練者具備蒙族舞的基本素質。 就是全面掌握蒙族舞的動態特徵。
在肢體的訓練中, 除了講究穩紮穩打, 還應注意一點就是舞者在心理上產生美感效應。 對柔肩的審美體驗應該是一種概念性的反射, 即延續慢發力、幅度大、呈連綿不斷的波浪狀,
蒙族人民的精神特徵是由草原生活的點點滴滴積澱而成的, 主要表現為勇敢、熱情、爽直的性格, 反映在舞蹈中, 應該要折射出 “ 天之驕子”的豪邁氣質。 如雙臂延伸動作的象徵意義, 寬闊的胸懷、坦蕩的性格;肩部的動律呈現出流動性質, 而身體習慣于側向, 眼睛時而極目遠眺, 時而俯臨前方, 表情明朗豁達而又堅毅, 這一切體現出一個文化傳統悠久的民族舞的素質。
處理好蒙族舞的節奏是為了突出蒙族的精神氣質。 並且是舞蹈意義上的再昇華, 具體來說, 在舞蹈中, 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強、弱、快慢、高低、大小、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交替與重複, 導致含有各種感情動作姿態的體現, 注意通過節奏把各種動作按照表達情意的需要有機地組織聯繫起來,
學習蒙古舞的時候一定要帶有那種豪放不羈的情感, 不要過度拘泥於動作, 最大程度的展現出你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