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竹穴
位於面部眉頭兩側, 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的穴位, 按壓此穴位可以緩解頭痛, 消除臉部浮腫。
按壓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
承漿穴
位於面部, 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承漿穴為足陽明任脈之會, 長期按壓此穴能控制荷爾蒙的分泌, 消除胸部以上身體部位的積水, 保持肌膚應有的張力。 前不久剛剛嫁為人婦的“絕望主婦”伊娃· 朗格麗亞, 在接受採訪回憶她在念書時總喜歡用鉛筆頂住唇下的凹陷處聽課, 對照承漿穴的中醫理論功效, 很可能這位小臉美人的瘦臉秘訣便在於此!
按壓方法:用拇指輕壓此穴, 每秒一次, 連按20 次。
天突穴
微微仰頭, 位於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正中便為天突穴。 按壓此穴能夠增強機體新陳代謝能力, 去除臉部多餘的水分。
按壓方法:此穴不宜重壓, 指法切記輕柔。 用右手的食指每隔兩秒輕壓一次, 連按10 次為宜。
腎俞穴
秋冬季體表排汗能力減弱, 大量水分開始堆積在體內。 並且不少女性有在冷天吃辣或吃火鍋的習慣, 重口味飲食更加強了腎臟的負擔, 無法正常排泄水分就容易使身體產生浮腫。 腎俞穴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 左右二指寬處。 按摩此穴有助於維護腎臟的健康, 幫助調節新陳代謝, 使體內多餘水分迅速排走, 讓冬天惱人的身體浮腫徹底遠離!
按壓方法:以指關節輕壓穴道, 每秒一次, 每按壓3~5次休息10 秒, 再重複這一步驟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