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是由於自己的愛好開始打檯球, 但是在沒有正規的教練和職業選手的指導下, 很容易養成不良的習慣, 這會嚴重影響自己水準的提高。
通過老任以及一些職業選手的點撥, 包括常年打球的經驗, 分享一些檯球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 越早改進對檯球技藝的提高越好。
(1)站姿:很多人雙腳併攏或者前後一線, 或兩腿彎曲都是不正確的, 兩腳間的寬度應與肩膀齊寬, 重心腳蹦直, 另外一腳彎曲, 前後腳側面錯開, 而非平行或直線前後。 站姿保證的是身體重心穩定, 腿部支撐合理穩固。
(2)頭部與杆間的距離:不少人打球的時候頭抬的很高, 正確的姿勢是下巴中心貼著杆, 杆子處於兩眼的中間, 這時候也要求上半身需要趴低,
這點為的是保證眼睛準確瞄點, 判斷出杆線路。
(3)上半身要側轉:當趴下瞄球順杆的時候, 上半身要側身, 後手彎曲的側面與身體平行, 假如是右手出杆的話, 保證頭是向左扭轉和前手架保持一線。 很多不注意的朋友打球身體正面與球杆成垂直角度, 而不是平行角度, 這樣是不對的。
這個要點是要保證前後手與杆子處於很自然、舒適的出杆方向, 通過保持側身的姿勢, 能夠保證前手、杆子、後手控制在一個平面上, 只需要保持小臂自然下垂擺動就好, 減少由於後手與身體的彎曲角度造成出杆偏差。
(4)手腕:通過看照片, 或者自己照鏡子, 很容易發現不少新手打球的時候手腕有不同程度的握力,
(5)前手距離:有心的朋友注意下, 前手架與白球的距離, 其實很重要, 很多新手都過長, 前手架與白球在15-20CM左右, 順杆的時候, 杆頭近可能貼近母球, 這樣才能夠保證擊球點比較准, 出杆的時候保證打的點是自己瞄的點。 很多人前手與目標球太遠, 瞄球的杆頭與母球由於距離太遠, 經常打出去的不是要瞄的點。
(6)前手架的手型:在檯面無障礙的情況下, 不注意的新手經常手掌懸空, 大拇指鬆動, 四指併攏, 這樣的後果是前手架不穩, 無法保證出杆和擊打的准度。 正確的方式是手掌心要緊貼檯面, 大拇指與食指形成一個牢固穩定的直角支點, 四指分開穩穩地支撐前手架。 打球就是2點一線, 前手架一個點, 後手小臂擺動一個點,
掌握的基本功以後, 一方面可以通過頻繁的練習提高技藝(職業選手練球其實很枯燥無聊), 但是反復練習不斷提高穩定性和準確度是非常有意義的, 象老任說的, 讓球感在腦海裡留下越來越深的“記憶”, 所謂熟能生巧。 另外一方面, 卻是新手只要注意就能夠快速提高的方面:
(1)撇開勝負心, 享受檯球。 很多人打球緊張, 發揮不出來, 其實心裡放了太多的東西, 比如這球要是不進怎麼辦?或者馬上進了就能贏了等等, 心裡太多雜念。 我個人的理解是放開輸贏的念頭, 認認真真打好每顆球, 就當自己跟自己練球。 如果輸了,技不如人,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後再練,如果贏了,也不見得就是自己比別人強大多少,保持好心態,對提高發揮的穩定性有非常大的幫助。 即使遇到運氣球,也不用太高興或太沮喪,那都是“老天”的安排,今天運氣在你這邊,下次可能在別人那,就是強A的高手也難免遇到運氣球,因此碰到運氣球,無所謂啦,笑笑而過~
以上說的都是個人的一些體驗,檯球真的是太過魅力了,不管自己打多少年的球,永遠沒有完美的時候,永遠都有高出自己一大截的高高手,所以只能自己跟自己比,不斷打,不斷提高,有進步就很高興了,所以輸贏就別太在意了,享受檯球,享受大本營為大家提供的這麼好的環境和機會~~~~
如果輸了,技不如人,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後再練,如果贏了,也不見得就是自己比別人強大多少,保持好心態,對提高發揮的穩定性有非常大的幫助。 即使遇到運氣球,也不用太高興或太沮喪,那都是“老天”的安排,今天運氣在你這邊,下次可能在別人那,就是強A的高手也難免遇到運氣球,因此碰到運氣球,無所謂啦,笑笑而過~
以上說的都是個人的一些體驗,檯球真的是太過魅力了,不管自己打多少年的球,永遠沒有完美的時候,永遠都有高出自己一大截的高高手,所以只能自己跟自己比,不斷打,不斷提高,有進步就很高興了,所以輸贏就別太在意了,享受檯球,享受大本營為大家提供的這麼好的環境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