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肥胖的原因大多與飲食因素有關, 因此調節飲食就成了減肥的重要措施。 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控制熱能攝入量:要限制每日攝入的總熱能, 維持在低熱能水準, 從而達到消耗體內貯存脂肪的目的。
超重10%的輕度肥胖者, 在飲食上只要略加節制, 每餐吃7~8分飽即可, 爭取每月減重0.5kg, 同時注意避免額外攝入甜食, 適當多做些體力和體育活動。
超重15%的中度肥胖者, 常有食欲亢進且貪食高熱量食物的現象。 應嚴格控制熱能的總攝入量, 每天應限制在1700千卡以內, 爭取每週體重減少0.5~1kg。 也要輔以體力活動。
超重20%的肥胖病患者, 如自感肥胖帶來的不適, 易疲憊, 心悸, 氣短, 或併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的中老年人, 應採用低熱量食療法, 每日攝入熱量按1600、1400、1200、1000、800千卡逐步遞減, 爭取體重下降明顯。 實行上述限熱膳食的同時, 每週還可採取禁食一天的辦法。 禁食日以半斤瘦肉煮湯汁或作豆腐湯充饑, 湯內不加鹽或稍加鹽, 以免瀦留水分, 使減重失效。 禁食療法對糖尿病及肝病患者不適用;有噁心、持續性嘔吐、位置性低血壓、肌肉痙攣、高尿酸血症、肝功紊亂及骨骼緩慢脫鈣等病症者, 禁止使用。
減熱量主要是減主食。 食量大者, 可每日減少主糧3~5兩開始;食量小者, 可減少2~3兩, 一般以每週減少0.5~1kg為宜。
2、慎食碳水化合物:在限制每天攝入的總熱能中,
3、適量補充蛋白質:要適當提高蛋白品質。 在減少每天攝入總熱能, 促進體內脂肪積聚減少的同時, 也會消耗蛋白質和非脂物質, 並也限制了蛋白質的來源。 因此, 應補充優質蛋白食物如黃豆及其製品, 乳類、魚類、蛋類及禽肉、瘦豬肉類。
4、調整好進餐時間:更年期的中老年人在節食減肥時, 為避免產生饑餓感, 可多吃些低熱能的食物, 如綠豆芽、白菜、黃瓜等。 同時, 可採取少量多餐制, 每日以5~6餐為宜。 一定要克服睡前吃東西和飯後即入睡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