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認為土豆是一種發胖食物, 因為其含有較多的澱粉。 其實你們都錯了, 土豆含水量高達76%以上, 真正的澱粉含量不到20%。 正確的說來, 土豆含有“膳食纖維”能夠使人產生“飽腹感”, 是一種有效的減肥食品。
那麼, 為什麼土豆還被許多人看成令人發胖的食品呢?
第一:因為人們烹調不當, 把好端端的土豆做成炸薯條、炸薯片。 做過“土豆燒肉”的人都知道, 馬鈴薯的吸油能力很強。 據測定, 一隻中等大小的不放油的“烤土豆”僅含約90千卡熱量, 而同一個土豆做成炸薯條後所含的熱能達200千卡以上。 可見, 令人發胖的不是土豆本身,
第二: 因為人們沒有用土豆來代替主食, 而是把它當成菜肴。 土豆中所含的熱量比主食少, 卻比一般蔬菜多。 如果用土豆當菜, 便應適當地減少主食的數量。 若不減主食, 結果便是--吃土豆菜比吃青菜容易發胖。
其實, 從營養價值角度來說, 土豆還是一種極好的主食。
首先, 它的鉀、鎂含量高於精白米和精白麵粉, 是一種成鹼性食品。 而所有的精白米麵都讓人體質偏酸。 其次, 土豆的蛋白質品質高。 雖然蛋白質的含量只有2%, 但是其中富含賴氨酸, 只要吃的數量足夠多, 就可以讓人獲得身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 第三, 土豆含有維生素C, 這可是精米白麵所沒有的好東西。 第四, 土豆含有膳食纖維,
但是, 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說, 土豆不是一種好的零食。 原來, 土豆高溫加熱之後, 特別容易形成“丙烯醯胺”類有毒物質, 所以炸薯片是這種毒物含量最高的食品, 炸薯條也有這種麻煩。 所以, 吃土豆類脆片、油炸片、薯條之類零食都要格外小心, 每天不要超過25克。
幸好, 家常蒸煮燉炒的加熱溫度不超過120度, 不會產生任何有害物質。 燉土豆、炒土豆、蒸土豆等都可以放心食用, 只是要注意, 吃了它們就要相應減少主食。 想減肥, 除了多吃這些減肥食品外, 還要注意以下飲食習慣。
改善飲食習慣, 輕鬆瘦下來 下意識的饕餮者:
吃下了什麼並不重要, 關鍵是我一直在吃著。 中午買回的餅乾筒不到三點就見了底, 而你並沒有與任何人分享它們。 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工作中的一把好手, 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吃飯時盤算著工作中的事情, 而很少注意到吃了什麼--我們的嘴不停地咀嚼, 我們的手下意識地伸向這個那個, 我們的意識則停留在明天的演示、該交的帳單……
心理潛臺詞:
食物只是方便獲得的一種安慰。 這種人吃東西的時候往往心不在焉, 是“沒有活在當下”的一類人。 他們容易被易獲得的食物所誘惑, 而不注重自己內在的感覺, 如飽腹感以及食物的滋味。
找回吃的“ 簡單快感”
讓吃更享受
飯桌對於現代人來說, 多少成為了一種媒介。
飯桌新禮儀--真誠地讚美食物
如何讓吃這件事更享受?真誠地讚美手中的食物就是讓愉悅翻番的好辦法。 與家人朋友訂個新規矩, 吃飯時只許讚美食物, 不說其他與吃飯無關的事。
嘗試做飯的樂趣 親力親為能喚醒我們對食物的淳樸感情。 嘗試自己動手做一頓飯菜, 從選購到烹飪, 每一個細節都包含著你對食物的深厚情感。
拒絕無意識的盲動
吃飯的時候, 很多動作協調進行, 看起來像是個多工的連貫處理過程。 當然, 一口接一口地大嚼大咽是會讓人愉悅, 可是我們需要記得, 我們只是在補充自己所需的營養, 而決不是無意識的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