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體 » 身體護理

為什麼運動後肌肉酸痛呢 幾種消除肌肉酸痛的簡單方法

運動, 尤其是劇烈運動後的第二或第三天出現, 很多人會有全身肌肉酸痛的感覺,這種一般在鍛煉後24小時後出現的肌肉酸痛在運動醫學上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症"。

鍛煉後24-72小時酸痛達到頂點, 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

運動後肌肉酸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在初次從事劇烈運動後都會感到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對於從事運動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因為他不僅會降低運動者的運動能力還會降低他們的運動積極性。  

運動醫學上一般將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分為兩種:一種是運動後疼痛立即出現, 但其消失得也快, 這種叫做急性肌肉酸痛。 另一種是在運動後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 並伴有疲倦乏力, 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 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 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後才能完全恢復, 這種症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後疲勞。

 

急性肌肉酸痛一般用乳酸堆積來解釋“肌肉運動猶如機器運轉需要能量供應。 然而肌肉所需要的能量不是電能和熱能, 而是靠體內糖和脂肪等能源物質氧化所釋放的化學能。 ”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 如人體處於靜息狀態下, 肌肉中的糖類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大量能量。 但是人體在劇烈活動時, 骨骼肌急需大量的能量, 儘管此時呼吸運動和血液迴圈大大加強了, 可仍然不能滿足肌肉組織對氧氣的需求, 致使肌肉處於暫時缺氧狀態而糖在缺氧的情況下分解產生大量的乳酸, 這些乳酸堆積在肌肉中刺激神經末梢, 便反射性的引起肌肉酸痛感。 同時乳酸是一種高滲溶液,

他堆積在肌肉中會吸收大量的水分, 從而引起肌肉腫脹, 這也是形成肌肉酸痛的重要原因。 不過在運動過後堆積在肌肉中的乳酸一部分被氧化, 另一部分隨血液擴散, 所以肌肉酸痛感也隨之消失。  

運動必然會產生肌肉酸痛, 這是無法避免的。 出現肌肉酸痛後, 應當儘量採取多種措施進行治療。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 人們往往會去一些按摩中心做按摩、熱療等, 以松解運動後的緊張狀態。 按摩主要是採用手法彈撥粘連肌肉, 或是“以手代針”點擊穴位, 作用於產生結節、條索狀或是板塊狀的肌肉, 以達到鬆弛肌肉的效果, 這對一些急性肌肉酸痛效果十分顯著。 而對一些較輕微的肌肉酸痛, 則可採用熱敷的方法,

或者有的是洗個熱水澡, 也可達到消除酸痛的目的。  

這裡介紹幾種簡單的肌肉酸痛的消除方法。  

1休息 

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 並可慢慢促進血液迴圈, 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 並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 使之恢復正常伸展練習 

2靜態伸展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和拮抗肌的緩解, 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 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 保持伸展狀態2分鐘, 然後休息1分鐘, 重複進行, 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  拍打按摩對酸痛局部進行按摩, 使肌肉放鬆, 促進肌肉血液迴圈, 有助損傷修復及痙攣緩解。 當然也可以進行自我放鬆治療, 一般以頸背、四肢為主, 頭部和胸腹為輔, 具體手法是:1. 捶打腰背:雙手握成空拳, 輕捶肩背和腰部。 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雙肩、後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 拍打時, 注意背部宜輕, 下肢可偏重。 2. 推拿腿部:從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內側及前外側反復推拿。 3. 抖動雙腿:站或坐位, 腿部肌肉放鬆並抖動, 同時可進行踝關節的上下左右環形活動。4. 分推印堂: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陽穴,反復8~10次,每次之間停頓5~10秒鐘,然後五指分開,由前額髮際推擦至百會穴5~6次,反復操作30次,每次間隔5~10秒鐘。5. 按揉胸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復20次;並從左至右環形推揉腹部,反復做20次,可以收到滿意效果。

3熱敷

熱敷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可促進血液迴圈,提高新陳代謝,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尤其是配合輕微的伸展運動或按摩,將更能加速消除延遲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復正常。 

4熱身運動 

熱身運動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就像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低負荷的重量訓練,將能使肌肉活動部位的關節放鬆,加速血液迴圈,並要適當地伸展活動肌群。循序漸進 運動的負荷、運動的時間要採用漸進式的方式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個人的能力範圍。 避免離心性收縮從事不熟悉或不常從事的運動型態,特別是從事反復離心肌肉收縮運動時,更容易發生肌肉酸痛的現象,所以應該避免離心性收縮的運動。 避免陌生運動中老年人對於不熟悉的運動項目,應儘量避免參與,除非有教練指導,否則易出現肌肉酸痛或運動傷害。 避免過度運動不少人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覺得“過癮”,這樣難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運動的人要注意運動時適可而止。因為一次大量運動不但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反而對身體有害。

同時可進行踝關節的上下左右環形活動。4. 分推印堂: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陽穴,反復8~10次,每次之間停頓5~10秒鐘,然後五指分開,由前額髮際推擦至百會穴5~6次,反復操作30次,每次間隔5~10秒鐘。5. 按揉胸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復20次;並從左至右環形推揉腹部,反復做20次,可以收到滿意效果。

3熱敷

熱敷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可促進血液迴圈,提高新陳代謝,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尤其是配合輕微的伸展運動或按摩,將更能加速消除延遲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復正常。 

4熱身運動 

熱身運動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就像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低負荷的重量訓練,將能使肌肉活動部位的關節放鬆,加速血液迴圈,並要適當地伸展活動肌群。循序漸進 運動的負荷、運動的時間要採用漸進式的方式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個人的能力範圍。 避免離心性收縮從事不熟悉或不常從事的運動型態,特別是從事反復離心肌肉收縮運動時,更容易發生肌肉酸痛的現象,所以應該避免離心性收縮的運動。 避免陌生運動中老年人對於不熟悉的運動項目,應儘量避免參與,除非有教練指導,否則易出現肌肉酸痛或運動傷害。 避免過度運動不少人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覺得“過癮”,這樣難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運動的人要注意運動時適可而止。因為一次大量運動不但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反而對身體有害。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