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運動, 每天我們都在用我們的腿來尺量腳下的土地。 但是你知道嗎快速的走了也是一種養生運動。 與其每天想著怎麼養生,
快走的好處
快走不是一個有著固定速度作為判斷標準的運動。 快走是一種努力的儘量快的步行, 再快些你會感覺走起來不舒服, 改成慢跑肢體會更適應。 這樣的情況就是標準的快走了。 找到自己的標準的快走的速度後, 稍微加快速度導致肢體的動作有些誇張, 或者稍微減慢速度, 讓自己休息一下都是許可的。 快走快走不是一個有著固定速度作為判斷標準的運動。 快走是一種努力的儘量快的步行, 再快些你會感覺走起來不舒服,很多人, 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喜歡在晨練時跑步, 而對“快步走”卻不以為然。 其實跑步屬於劇烈運動, 對老年人並不適宜, 尤其是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 跑步對身體所造成的負擔, 比走路時大, 對於很少運動或30歲以上的人, 貿然跑步, 膝關節肌腱等很容易受傷;對於心臟、腎臟、肝臟等器官或新陳代謝系統有問題者, 也造成大量血流與氧氣的耗費。 劇烈的運動還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心絞痛;而“快步走”的好處是不但簡單安全,
頭腦
快走促使腦部釋放腦內啡, 提升精神, 使心情愉悅。 肺部增加最大通氣量、增強橫膈肌肉強度、緩和慢性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的症狀、減低對抽煙的渴望。
背部
因為椎間盤承受步時震顛所造成的壓力, 所以許多慢跑者都有背痛的問題, 快步走時椎間盤承受壓力與站立時差不多, 比較不會受傷, 同時還能加強背肌以鞏固脊柱。膝蓋和腳
骨骼也需要運動, 快步走相當於對骨骼施予重量訓練, 能讓身體多吸收鈣質, 對抗骨質疏鬆。
骨骼
美國每年有近 410萬人為治療膝關節疼痛而傷神, 而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要點就在於保持適當體重, 以運動維持下肢良好肌力。 快步走時關節部位承受壓力不大, 又有強化肌肉的功效, 當然有所助益。 中度病患如果經常從事溫和的運動, 比不運動的患者,
快步走不會促進心肺功能, 反而增加心臟負擔?切莫這樣以為。 走路降低血壓, 減低阻塞動脈的脂肪量, 降低休息時的脈搏數, 促使心臟側枝血管更發達。
快步走的技巧
行走的速度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狀態, 每天快走半小時至40分鐘, 走到“細汗微出”,年輕人心跳一般不超過130次/分鐘,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超過120次/每分鐘,以每分鐘120至140步、心跳120次為宜,強度以行走時微汗、微喘、可交談但不能歌唱,走完後感覺輕鬆或並且沒有頭暈,噁心,疲勞的感覺為宜;堅持每日30分鐘,可一次走完,也可根據個人時間分幾次累計完成。走到“細汗微出”,年輕人心跳一般不超過130次/分鐘,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超過120次/每分鐘,以每分鐘120至140步、心跳120次為宜,強度以行走時微汗、微喘、可交談但不能歌唱,走完後感覺輕鬆或並且沒有頭暈,噁心,疲勞的感覺為宜;堅持每日30分鐘,可一次走完,也可根據個人時間分幾次累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