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杠鈴放置的不同, 深蹲可分為前深蹲、後深蹲和支撐蹲三種, 要求各不相同。
一、支撐深蹲。 杠鈴位於後上方, 兩臂伸直,
支撐深蹲的優點在於:
能有效發展相關關節的柔韌性和力量, 增加肩、肘等關節的穩固性。 能有效發展全身肌肉的力量, 鍛煉的部較多, 有利於身體勻稱協調地發展。
培養、提高上下肢協調用力的能力。
二、前深蹲。 杠鈴在頸前, 橫杠的正確位置是放在鎖骨和兩肩三角肌上, 以使杠鈴重量由三點分擔。 兩肘抬起, 肘關節位於橫杠垂直面以前, 上臂儘量接近水準, 使三角肌前束能托起更多的重量(實際上三角肌承受的重量可達到70%以上)。 同時要收緊腰背肌, 上體挺直, 抬頭, 下頜微收, 使總重心接近或通過支撐面中心, 以保證動作的穩定。
前深蹲對橫杠放置的部位要求精確:
若腕、肘、肩關節的柔韌性較差,
杠鈴擱得較前, 會增大陰力臂, 增加軀幹支撐與兩 臂固定杠鈴的困難。
杠鈴 擱得靠裡, 橫杠會壓迫氣管和頸動脈, 造成呼吸困難或頭部供血不足, 容易導致昏厥。
不難看出, 前深蹲對關節的柔韌性要求更高, 除踝、髖、肩關節外, 腕、肘關節的柔韌性和力量也要很強。 正因為如此 , 很多業餘健美愛好者幾乎不能完成前深蹲動作, 還有人覺得杠鈴 放頸前對胸部的壓力不可避免, 很壓抑, 呼吸困難, 難以忍受, 因而放棄這一動作練習 。
三、後深蹲。 杠鈴放在頸後。 要點是抬頭(很重要), 挺胸直腰, 肩胛收縮, 將橫杠準確放在隆起的斜方肌和三角肌上, 兩手臂側抬,
練後深蹲 最常見的錯誤是低頭。 人的狀態反射規律告訴我們:頭後仰, 會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緊張性加強, 使四肢伸直, 背部挺直。 這說明低頭不利於深蹲 動作 的完成, 尤其是當練習者達到或接近極限重量或極限次數時。 低頭常常使初學者將杠鈴 放在頸椎骨上, 造成劇痛, 還會含胸弓腰, 增加腰背肌的負擔。 這便是有些人練深蹲 後腰酸背痛好幾天的緣由。 練後深蹲只要動作正確, 杠鈴放到位, 一般肩部是無需墊海綿墊的;即使身體偏瘦, 三角肌、斜方肌不夠發達, 也能“吃重”, 且不會有疼痛等不適感覺。
由於後深蹲容易做, 且承受重量大、安全係數高, 受到大家的喜愛, 是練深蹲的首選動作。 得研究發現, 後深蹲既能發達股四頭肌, 也能發達臀肌。因此,要想發達下肢肌肉練後深蹲是不行的,必須和支撐深蹲、前深蹲結合起來練習才能奏效。若條件允許,最好與深蹲 器練習,或坐姿蹬腿,或挺髖等 交替進行。如果只有杠鈴,則不妨在後深蹲時運用分腿或夾腿等不同的起立姿勢加以變化。分腿深蹲可用不同間距的站位方法;夾腿深蹲的箭步蹲、單腿前蹲等效果不錯。這些動作能彌補後深蹲的一些不足,並能提高練習的趣味性。
總之,練深蹲一定要放穩杠鈴,使練習安全有效無痛。為此,請注意以下幾點:
量力而行。深蹲的重量較大,不可盲目增加重量。 在缺乏保護與説明的情況下進行練習,一定要小心謹慎。
明確杠鈴放置的部位不要讓杠鈴直接壓在關節 或骨骼上,而應放在柔韌的肌肉上, 以提高承受力。還要使杠鈴儘量與肩部多點接觸,以增大接觸面,減輕壓力,避免疼痛,維持杠鈴的穩定。另外,要使杠鈴和身體的總重心接近,或通過支撐面中心。總之,明確放置部位是杠鈴放穩妥的基礎。
正確的動作。弓腰塌背練深蹲是錯誤、危險的。做動作時一定要注意抬頭。
合理的動作節奏。深蹲時切忌下放速度過快,放得過低,否則極易損傷膝踝等關節。杠鈴下放速度快的原因是支撐的肌肉過分鬆弛。杠鈴重量較大,加上有一定的速度,就會造成起不來或滑脫。調查表明,杠鈴滑脫髮生在下放過程中占70%以上。
練深蹲時保護與幫助非常重要,主要有“把腰”和“托杠”兩種方式。把腰:在練習者背後,同向站立,雙手環抱練習者腰部,同蹲同起。托杠:在練習者前或後站立,雙手掌心向上扶托杠鈴。
初學者宜先用15-20RM的重量體會動作,開始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加大重量,缺乏保護幫助時練習者要慎重。組間休息時,要走動走動,避免血液在下肢滯積。另外,深蹲時杠鈴的重量是由腰背部傳導到下肢的,要提高深蹲的重量,相關部位肌肉的力量也需要加強。 後深蹲既能發達股四頭肌, 也能發達臀肌。因此,要想發達下肢肌肉練後深蹲是不行的,必須和支撐深蹲、前深蹲結合起來練習才能奏效。若條件允許,最好與深蹲 器練習,或坐姿蹬腿,或挺髖等 交替進行。如果只有杠鈴,則不妨在後深蹲時運用分腿或夾腿等不同的起立姿勢加以變化。分腿深蹲可用不同間距的站位方法;夾腿深蹲的箭步蹲、單腿前蹲等效果不錯。這些動作能彌補後深蹲的一些不足,並能提高練習的趣味性。
總之,練深蹲一定要放穩杠鈴,使練習安全有效無痛。為此,請注意以下幾點:
量力而行。深蹲的重量較大,不可盲目增加重量。 在缺乏保護與説明的情況下進行練習,一定要小心謹慎。
明確杠鈴放置的部位不要讓杠鈴直接壓在關節 或骨骼上,而應放在柔韌的肌肉上, 以提高承受力。還要使杠鈴儘量與肩部多點接觸,以增大接觸面,減輕壓力,避免疼痛,維持杠鈴的穩定。另外,要使杠鈴和身體的總重心接近,或通過支撐面中心。總之,明確放置部位是杠鈴放穩妥的基礎。
正確的動作。弓腰塌背練深蹲是錯誤、危險的。做動作時一定要注意抬頭。
合理的動作節奏。深蹲時切忌下放速度過快,放得過低,否則極易損傷膝踝等關節。杠鈴下放速度快的原因是支撐的肌肉過分鬆弛。杠鈴重量較大,加上有一定的速度,就會造成起不來或滑脫。調查表明,杠鈴滑脫髮生在下放過程中占70%以上。
練深蹲時保護與幫助非常重要,主要有“把腰”和“托杠”兩種方式。把腰:在練習者背後,同向站立,雙手環抱練習者腰部,同蹲同起。托杠:在練習者前或後站立,雙手掌心向上扶托杠鈴。
初學者宜先用15-20RM的重量體會動作,開始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加大重量,缺乏保護幫助時練習者要慎重。組間休息時,要走動走動,避免血液在下肢滯積。另外,深蹲時杠鈴的重量是由腰背部傳導到下肢的,要提高深蹲的重量,相關部位肌肉的力量也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