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體 » 身體護理

你知道如何判斷自己胃下垂嗎 聽專家說胃下垂的症狀

在日常生活我們都知道胃下垂。 或許我們身邊的朋友、家人甚至是自己本身已悄然感染胃下垂, 卻不知道自己患有胃下垂。
那麼我們就聽聽專家為我們分析胃下垂的症狀, 以便於平時注意及時發現病情。
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症狀, 下垂明顯者可以出現如下症狀:
1.腹脹及上腹不適
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2.腹痛
多為持續性隱痛。 常於餐後發生, 與食量有關。 進食量愈大, 其疼痛時間愈長, 且疼痛亦較重。 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 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3.噁心、嘔吐
常于飯後活動時發作, 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 這是因為一次食用較大量食物, 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 隨之出現噁心、嘔吐。
4.便秘
多為頑固性, 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 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 而致通過緩慢。
5.神經精神症狀
由於胃下垂的多種症狀長期折磨病人,
使其精神負擔過重, 因而產生失眠、頭痛、頭昏、遲鈍、抑鬱等神經精神症狀。 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
6.體檢:可見瘦長體型, 上腹部壓痛點因立臥位變動而不固定, 有時用衝擊觸診法, 或患者急速變換體位時, 可聽到臍下振水聲, 上腹部易捫到主動脈搏動, 常同時伴有肝下垂, 腎下垂及結腸下垂的體征。

因輕度胃下垂患者症狀不明顯, 或重度胃下垂患者得不到針對治療, 耽誤治療最佳時期, 病程較長者, 由於心理精神因素或貧血、消瘦等因素, 患者常有頭昏、頭痛、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狀, 少數甚至出現抑鬱症的症狀。 嚴重者同時伴有肝、脾、腎、橫結腸等下垂則稱為內臟下垂。

胃下垂不是小病,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 胃下垂患者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助於防止胃下垂繼續發展, 還可因體力和肌力增強而增強胃張力, 胃蠕動, 改善症狀。
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預防,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定時定量, 對體瘦者, 應增加營養。 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 預防該病, 還必須保持樂觀情緒。 也可採用簡便易學的健身法, 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 應積極徹底治療, 以減少該病的發生。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