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也叫拔火罐, 拔罐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 也是現代流行的一種減肥方法。
拔罐是一種借用火力在吸著於皮膚杯罐中排除空氣負壓的一種療法,一、腹部的拔罐減肥方法
首先先把罐子洗乾淨然後點火入罐。 點火時一般用一隻手持罐, 另一隻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 操作要迅速, 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後撤出, 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依上穴位用閃火法, 留罐20分鐘, 每週2~3次, 1個月為1療程。 在起罐後如能配合局部手法按摩效果更佳。 最後取罐: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 另一手按壓皮膚, 使空氣經縫隙進入罐內,
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功效:聚集及傳導水液和脂肪。
大橫穴(位於肚臍右側)功效:通腹去脂, 調理脾胃。
關元穴(肚臍下麵)功效:募集小腸經氣血、傳導任脈水濕的效用。
中醫認為腹部拔罐具有以下作用:
1.平衡陰陽
中醫認為:“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維持和穩定陰陽動態平衡是正常人體自身固有的功能。 這種自穩功能一旦喪失, 就會出現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現象。 機體陰陽平衡失調, 是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 拔罐療法通過吸拔身體某一特定部位或穴位, 能夠改善和調整內臟的生理功能, 使機體達到陰陽平衡狀態。
2.扶正祛邪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 ”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 就是人體的正氣與外邪相爭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若正氣盛, 邪不得侵, 則病退;若邪氣旺, 正不勝邪, 則病進。 拔罐療法能激發經絡之氣, 振奮衰弱的臟腑機能, 提高集體的抗病能力, 同時, 通過吸拔作用, 能排吸出風、寒、濕邪及瘀血, 發揮扶正祛邪的作用。
3.疏經通絡
中醫認為:“經脈者所以決死生, 處百病, 調虛實, 不可不通。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 它遍佈全身, 內屬臟腑, 外絡肢節, 溝通內外, 貫串上下, 將人體內部臟腑與外部的組織器官聯繫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使人體各部分的功能保持相對的平衡與協調。
當人體發生疾病時, 經絡氣血功能失調, 出現氣滯血瘀, 經絡阻隔, 不通則痛等病理改變。 拔罐能激發和調整經氣, 疏通經絡, 並通過經絡系統而影響其所絡屬的臟腑、組織的功能, 使百脈疏通, 五臟安和, 達到“通則不痛”的療效。
4.調和氣血 中醫認為, 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 “內溉臟腑, 外濡腠理”, 是臟腑、經絡、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基礎, 人體的一切組織都需要氣血的供養和調節才能發揮功能。 若氣血失和, 則五臟六腑、皮肉筋骨將失去濡養, 以致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發生異常, 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 拔罐療法具有調和氣血, 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 刺絡拔罐療法能夠活血祛瘀, 通絡止痛。
在施以拔罐療法時, 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 能使局部的淺層組織發生被動充血,局部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迴圈,加速新陳代謝。局部血液迴圈的改善,可迅速帶走局部堆積的炎性滲出物及致痛物質,從而消除腫脹和疼痛。 能使局部的淺層組織發生被動充血,局部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迴圈,加速新陳代謝。局部血液迴圈的改善,可迅速帶走局部堆積的炎性滲出物及致痛物質,從而消除腫脹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