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及適合人群
中醫減肥的原理:傳統中醫的有關脾胃運化理論, 氣血理論都從生理、病理對肥胖的原理有辯證論述──“過食肥甘厚味, 由脾胃運化, 變為脂膏, 積蓄體內, 或變為痰濕阻塞氣機。 ”可謂一針見血地說明了肥胖與脾胃的關係。
適合人群分四大類:胃熱濕阻型、脾虛濕阻型、肝鬱氣滯型及肝腎陰虛型。 統計顯示, 胃熱型與氣滯型的肥胖患者最多, 減肥治療效果也較好, 中醫減肥的成本也大大低於西醫減肥。
注意事項
小編:大家在進行藥療減肥的同時, 要注意自己身體的體質, 比如濕熱體質的朋友不能使用過補的藥材進行減肥。
中藥減肥八大藥方
1、枸杞子每日30克, 沖茶服, 早晚各1次, 連用7周, 用藥無禁忌, 一般1個月後體重可下降2.6千克。
3、幹荷葉100克, 山楂250克, 浙貝母100克, 皂夾(火制)圖克, 生大黃50克, 陳皮50克, 上藥研細末為1療程劑量。 每日取幹藥50克, 用開水浸泡, 取汁300毫升, 每日分2次服, 1個月1療程。
4、茵陳40克, 首烏20克, 金櫻子30克, 黃精30克, 生山楂15克, 丹參20克, 大黃10克, 三七粉5克, 澤演15克, 葛根20克。 水煎服, 每日2次。
6、番瀉葉、桃仁、豬苓、枳殼、黃芪各10克, 研末。 每次10克, 開水沖服, 每日1——3次, 30天為1療程。
7、黃芪、茯苓、陳皮、澤瀉、半夏、生大黃。 此方益氣健脾利濕, 適用於氣虛痰濁甚之肥胖。
8、龍膽草、金錢草、茵陳、桅子、郁金、草決明、澤瀉、荷葉。 此方用於肥胖者痰濕化熱、肝熱上沖之肥胖, 以清肝利膽化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