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 主要好發於青少年, 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 但青春期後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癒。
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
皮損好發於面部及上胸背部。 痤瘡的非炎症性皮損表現為開放性和閉合性粉刺。 閉合性粉刺(又稱白頭)的典型皮損是約1毫米大小的膚色丘疹, 無明顯毛囊開口。 開放性粉刺(又稱黑頭)表現為圓頂狀丘疹伴顯著擴張的毛囊開口。 粉刺進一步發展會演變成各種炎症性皮損, 表現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
無論採用何種治療方法, 待皮損明顯消退以後均應繼續維持治療, 首選外用維A酸類藥物, 維持治療6~12個月, 必要時可聯合過氧化苯甲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