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使任何一種訓練法生效, 除了刻苦訓練外, 都要先用幾周時間的訓練來適應它。 然而現在卻有一種訓練法能在短時期內獲得訓練效果, 以致此法被認為是增長肌肉最有效的方法。
在力量訓練中這個方法通常被稱為“十組數訓練法”。 由於它起源於德國, 故又稱“德國壯漢訓練法”。 此法70年代在德國興起, 由德國國家舉重教練羅爾夫·費澤推廣。
德國舉重運動員通常在非賽季用此法來增長肌肉, 訓練12周就能使自己提升一個級別。 此法也是加享大舉重運動員傑奎斯·狄摩斯——洛杉磯奧運會銀牌獲得者的基本訓練方法
此法之所以有效, 是因為所練的主要肌群均為主動肌群, 且用高強度的重複次數來刺激肌肉, 每個動作10組, 每組10次。 由於組數與重量的科學設計, 身體無需花更多的時間去適應。 用此法訓練在六周內獲得10磅或更多的肌肉是很平常的事, 即使是優秀運動員。
內容與原則
“德國壯漢訓練法”的內容是每個練習用相同的重量練10組, 每組10次。 所使用的重量是能連續做20次達到力竭的重量。 對大多數練習者來說, 這個重量應是竭盡全力只能做一次的最大重量(1RM)的60%。 比如, 你臥推若能用300磅做1次, 那麼300磅就是你臥推的1RM。 用此法訓練, 你只需用300磅的60%, 即180磅來做臥推就可以了。
初次採用此法的訓練者,
間歇時間:剛開始訓練時, 訓練者往往會在頭幾組就產生疑問, 因為他們覺得所使用的重量並不很重。 其實不然, 如果繼續練下去, 就會發現, 世界上沒有比這種訓練更殘酷的了。 為此, 組間間歇十分重要, 要求是每組練習用時60秒, 組間間歇90—120秒。 由於短時間的神經性適應, 在做第8和第9組時, 你會覺得略顯輕鬆些。 為準確計算間歇時間, 你應;準備一塊碼錶,
動作數量:身體每個部位的訓練就做一個動作。 採用複合動作(參與運動的肌群多的動作), 如深蹲、臥推等。
訓練頻率:因為是超強度訓練, 故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恢復。 每個身體部位的訓練頻率是4—5天一次。
運動負荷一旦能按照規定的組間休息時間完成10組每組10次的訓練, 就應增加4%一5%的重量, 如此迴圈上升。 不要使用強迫次數、消極用力或燒灼訓練法, 因為此法已能刺激深層肌肉,
初級/中級訓練方案:階段I是一個以5天為週期的訓練方案, 此階段訓練6周(6個週期)。 所用重量為盡全力只能做20次的重量, 即1RM的60%——初級/中級訓練方案:階段I是一個以5天為週期的訓練方案。 所用重量為盡全力只能做20次的重量, 即1RM的60%。
第一日:胸、背
A—1下斜啞鈴臥推(掌心相對)10次/組, 共10組。
A—2引體向上(掌心向內)10次/組, 共10組。
B—1上斜啞鈴飛鳥10—12次/組, 共3組。
B—2單臂啞鈴划船10—12次/組, 共3組。
注意:A組練習組間休息90秒, B組練習組間休息60秒。 B組屬輔助訓練, 若也練10組則會導致訓練過度。
第二日腿、腹
A—1任何安全的非自由式深蹲10次/組, 共10組。
A—2腿彎舉10次/組,
B—1低滑輪收腹15—20次/組, 共3組*。
B—2坐姿提踵15—20次/組, 共3組。
(*將一皮帶系在低滑輪上, 躺在滑輪前, 用雙腳勾住皮帶, 將雙膝拉向胸部。 )
第三日:休息
第四日:臂、肩
A—1雙杠臂屈伸10次/組, 共10組。
A—2斜板啞鈴彎舉10次/組, 共10組。
B—2俯身啞鈴飛烏10—12次/組, 共3組。
B—2坐姿啞鈴側平舉10—12次/組, 共3組。
第五日:休息
此階段訓練6周(6個週期)後, 進入階段II一中級階段, 所用重量為盡最大努力只能做12次的重量, 為期三周——德國壯漢訓練法
--------------------------------------------------------------------------------
階段II一中級階段:所用重量為盡最大努力只能做12次的重量, 為期三周。
第一日:胸、背
A—1上斜啞鈴臥推(掌心相對)6次/組, 共10組。
A—2引體向上(寬握, 掌心向外)6次/組, 共10組。
B—1平板啞鈴飛烏6次/組, 共3組。
B—2俯身杠鈴划船6次/組, 共3組。
注意:A組練習組間休息90秒, B組練習組間休息60秒。
第二日:腿、腹
A—1屈膝硬拉6次/組,共10組。
A—2坐姿腿屈伸6次/組,共10組。
B—1屈膝收腹15—20次/組,共3組。
B一2站立提瞳15—20次/組,共3組。
第三日:休息
第四日:臂、肩
A—1雙杠臂屈伸6次/組,共10組。
A—2斜板啞鈴彎舉10次/組,共10組。
B—1俯身啞鈴飛烏10—12次/組,共3組。
B—2坐姿啞鈴側平舉10—12次/組,共3組。
第五日:休息
高級訓練階段對高級運動員來說,訓練的變化比訓練的適應更重要。為此,可採用一種叫“4%”的訓練計畫,即每次訓練增加4%一5%的重量,而動作次數減少1次。每增加重量2次後,再將重量降低4%一5%,動作次數復原。舉例說明:如你能用110磅的杠鈴彎舉12次,但再也無法增加重量及次數了,那麼下列方法則能幫你走出困境——高級訓練階段對高級運動員來說,訓練的變化比訓練的適應更重要。為此,可採用一種叫“4%”的訓練計畫,即每次訓練增加4%一5%的重量,而動作次數減少1次。每增加重量2次後,再將重量降低4%一5%,動作次數復原。舉例說明:如你能用110磅的杠鈴彎舉12次,但再也無法增加重量及次數了,那麼下列方法則能幫你走出困境:
訓練1:10組x6次x110磅
訓練2:10組x5次x115磅
訓練3:10組×4次×120磅
訓練4:10組x6次x115磅
訓練5z10組x5次x120磅
訓練6z10組x4次x125磅
訓練7:測試日,你能用120磅做12次,即6次訓練後力量增加了9%!
醫特網
第二日:腿、腹
A—1屈膝硬拉6次/組,共10組。
A—2坐姿腿屈伸6次/組,共10組。
B—1屈膝收腹15—20次/組,共3組。
B一2站立提瞳15—20次/組,共3組。
第三日:休息
第四日:臂、肩
A—1雙杠臂屈伸6次/組,共10組。
A—2斜板啞鈴彎舉10次/組,共10組。
B—1俯身啞鈴飛烏10—12次/組,共3組。
B—2坐姿啞鈴側平舉10—12次/組,共3組。
第五日:休息
高級訓練階段對高級運動員來說,訓練的變化比訓練的適應更重要。為此,可採用一種叫“4%”的訓練計畫,即每次訓練增加4%一5%的重量,而動作次數減少1次。每增加重量2次後,再將重量降低4%一5%,動作次數復原。舉例說明:如你能用110磅的杠鈴彎舉12次,但再也無法增加重量及次數了,那麼下列方法則能幫你走出困境——高級訓練階段對高級運動員來說,訓練的變化比訓練的適應更重要。為此,可採用一種叫“4%”的訓練計畫,即每次訓練增加4%一5%的重量,而動作次數減少1次。每增加重量2次後,再將重量降低4%一5%,動作次數復原。舉例說明:如你能用110磅的杠鈴彎舉12次,但再也無法增加重量及次數了,那麼下列方法則能幫你走出困境:
訓練1:10組x6次x110磅
訓練2:10組x5次x115磅
訓練3:10組×4次×120磅
訓練4:10組x6次x115磅
訓練5z10組x5次x120磅
訓練6z10組x4次x125磅
訓練7:測試日,你能用120磅做12次,即6次訓練後力量增加了9%!
醫特網